美國移民新規出臺 律師吁生效前民眾盡快提交申
來源:金陽光留學移民發表時間:2023年05月08日 17:16:56瀏覽量:
據美國《世界日報》報道,特朗普政府8月12日發布“領福利就不給綠卡”新規,在申請人可能依靠政府補助的情況下,聯邦官員有更大權力拒發綠卡;美國移民律師表示,新規實施后對大量使用醫療補助計劃(Medicaid)的華裔移民影響很大,建議近期申請綠卡的民眾,在新規生效前盡快提交申請,新規生效后也盡量避免在申請前36個月領取被定義為“公共負擔”的各種福利。
公共負擔 申請綠卡前36月算起
目前“公共負擔”評估范圍的公共福利,只有現金補助和依賴Medicaid資助的長期照護服務,本次政策修改將社會安全補助金(Supplemental Security Income,簡稱SSI)、家庭急救金(Temporary Assistance for Needy Families)、Medicaid的絕大多數福利形式及糧食券(SNAP),都納入“公共負擔”,屬于“公共負擔”的移民是在申請綠卡前36個月內領取超過一項公共福利逾12個月的人。
新規表示,上述因素將與綠卡申請人的年齡、健康狀況、財產、教育水平一并考慮;和此前規定相同,家暴或其他重大犯罪受害人(U簽證)、“反婦女暴力法”(Violence Against Women Act)自呈申請人、特殊少年移民(SIJS)和其他某些移民身份不列入“公共負擔”評估。
紐約市長移民事務辦公室(MOIA)主任摩斯托菲(Bitta Mostofi)表示,目前距離新規實施尚有50天,市長白思豪(Bill de Blasio)已表示將上庭抗爭;鑒于這項規定容易引起誤解,她澄清說,新規只針對申領綠卡的移民,并不包括申請公民或已經是公民的民眾,因此建議民眾如果覺得恐慌,詢問移民律師再行決定。
咨詢律師后再決定
法律援助協會負責移民案件的律師沙菲卡拉(Hasan Shafiqullah)也提醒,移民家庭不要草率放棄福利,應先和移民律師咨詢自己是否屬于被影響人群,再考慮是否放棄福利。
移民局此次公布的新規較為詳細、容易執行,其中影響最大的人群當屬親屬移民;不過領取公共福利并不意味著無法拿到綠卡,這只是移民局綜合考慮時的一個因素,其他因素還包括年齡、健康狀況、財產、教育水平等,因此建議新規生效后申請綠卡的民眾,準備材料時一定要盡量周全,將所有能拿出的有利證據都呈交上去,例如高中畢業證、專業執照、就業歷史、財務狀況、房產狀況、英語水平等證明,都應盡量提交。
新規生效前提申請 按舊標準考慮
本次政策變更只影響新規生效后提交綠卡申請的民眾,如果在新規生效前提交綠卡申請,則會按舊版標準考慮;目前已提交綠卡申請、仍在使用社會安全補助金、家庭急救金、Medicaid等絕大多數福利形式及糧食券的民眾,只需確保在申請前36個月內沒使用現金補助和Medicaid資助的長期照護服務超過12個月即可。
但如果新規生效后再申請綠卡,就要確保申請前36個月內未使用新規中的公共負擔超過12個月。
雖然新規擴大了“公共負擔”的定義范圍,但申請綠卡的最終裁量權還是在移民官手中,如果其他有利材料能更多地影響移民官,就算曾領取過公共福利,也未必導致綠卡申請被拒;“若申請人能證明需要照顧孩子或重病親屬無法工作而領取福利,移民官也可能會從輕考慮領取公共福利的影響因素”。
其他一些因素也會在申請綠卡中被認為可能成為“公共負擔”,“例如在遞交調整身份申請、拿到工作許可后,可以合法工作卻沒有積極找工作,也會被視為不利因素。
移民律師劉汝華說,本次出臺的“公共負擔”定義最終版本和草案基本沒有區別,非常嚴厲,其中對華裔移民影響最大的是將Medicaid納入“公共負擔”;華裔移民使用Medicaid非常普遍,“除低收入人群使用外,有相當的華裔移民是因有意報稅不足、雇主不愿報稅或者報現金稅,被認為是低收入人群而被強制使用Medicaid”。
加入紐約市醫保卡 不會計入負擔
他還說,新規實施后,勢必有很多移民會為申請綠卡而放棄醫保,對健康造成隱患;不過紐約市府此前公布了“紐約市醫保卡”(NYC Care)的免費健保計劃,為無保族提供醫保,放棄Medicaid的人可以加入,“且使用的是紐約市、而非聯邦資源,不用擔心被列為公共負擔。” 文章標簽:美國移民(6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