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海歸女孩兒的自白,關于生活、婚姻、冒險
來源:金陽光出國發表時間:2023年05月08日 15:21:42瀏覽量:113
有人把中國近代的人稱作"橡皮人"。他們無痛,無趣,無夢,因為多數人的生活和社會從他們身上所期望的只是一堆狀況(婚姻狀況,工作狀況,收入狀況等)。中國教育從孩提時期就提倡攀比,比成績,比學校,比學位,比掙錢多少。如果這個社會把大多數人的價值都體現在數字上,我相信這種對人性本質的忽略是很多人焦慮的原因 - 社會沒有把人當人對待,而人只是制造一些數字的工具。這里的人擔心別人怎么看待他們,遠遠超過擔心怎樣開創自己的夢想。而他們的夢想,如果這也算是夢想的話,是建立在外部條件的對比上的,更有錢,更大的房子,更奢侈的跑車,而更少人專注于自己內心的渴求。在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以前,中國的小孩就被社會教條灌輸適齡結婚才是完整的人生。
現代婚姻典型的過程是:你碰巧認識了一個人,這個人碰巧喜歡你,經過一段時間,你們結婚了,一段時間后,是沒完沒了的妥協,試圖維持這個婚姻。這樣的社會體制創造出的人總是處在焦慮,恍惚,封閉和困惑狀態,擁有再多,也不快樂。他們無論是領導者,管理者,還是配偶,能力和能量都非常有限,因為他們缺乏生活的基本工具 - 認識并表達情感的能力。
我的價值觀跟中國的社會教條一直在本質上極端沖突,所以選擇較早出國。盡管我出生并成長在這個國家,但卻從情感上無法認同自己國家很多的社會價值。回國以后經常精神掙扎,并感到壓力,因為我需要并想要生活在這里,這里有我生命中最愛和最重要的親人,但由于過去的經歷帶給我文化的多樣性,即使我也喜歡名牌,喜歡所有美好的東西和生活方式,但看過世界以后,就沒有東西可以再讓我因為金錢和地位去取悅或裝作欣賞某人。畢竟,life is too short to be miserable,我們是在用夢想點燃自己,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并有權利平等,自由,有尊嚴的活著。 文章標簽: